在浩浩荡荡的金融大潮中,有很多奇才怪客,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你记住他们。在眼前的有:
“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作者,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张海鹏,即冯唐;时而豪气冲天、横槊赋诗的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深受人们所喜爱的金融负能量段子手,向小田;当然还有打油诗和灌饼专家,一线“撮合”人员,柱哥。
客观的说,如果不是因为金融从业人员明目张胆的爱好文艺,会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我们身边会有更多的小说家、画家、导演、甚至诗人。在金融物质至上的灵魂面前,虚无缥缈的才气和美感,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
在这个名利场上,人们不会因为你曾拍过电影,就对你另眼相看。说自己听的是网易云音乐,都有招致非议的风险。即便是世界级的文艺大拿,在生前也曾背负这世俗赋予的枷锁,负重前行,比如:弗兰兹·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现代派文学宗师,主要作品有《审判》、《变形记》、《城堡》等。
另一位现代派宗师詹姆斯·乔伊斯,曾经短暂担任过银行的通讯员,工作大概是写稿或者约稿,内容如文明优质服务方面的好人好事,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等。但与乔伊斯不同,写作一直只是卡夫卡的副业,“布拉格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的职员”才是他短暂一生的主业——一个真正的金融从业人员。
用流行的话来说,当时奥地利保险业正面临“转型”,工伤风险由原来的个人承担转变为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卡夫卡的先后的主要工作包括:协助解决保险公司的赤字问题,提供详实的数据、以制定切合实际的保险条例,说服当地的木材加工厂采用德国制造的相对安全的圆轴代替四轮轴(为了减少赔付)等等。(参考资料:姜智芹,《论工伤事故保险职业对卡夫卡文学创作的影响》,山东大学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
看得出来,卡夫卡在保险公司的工作是较为核心的。
和作品中流露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保险公司,卡夫卡的工作得到了同事的肯定、上司的赞赏。以至于上司认为他的工作是如此重要,申请免去了他在一战期间参加地方志愿军的义务,强调卡夫卡在保险公司的工作比他上前线更有价值。但卡夫卡曾坦言:
"写作和办公室相互排斥。写作位于内心深处,而办公室漂浮在生活的表面。这种永远的忽上忽下必然将我撕成碎片。"
这样的例子永远不是个案,也永远不会过时。看看你的身边吧,一个在大家眼里前途不可限量的同事,有一天宣布:要去追寻诗和远方。不用感到突然,那是灵魂长久的感召。
作为欧洲人的卡夫卡选择了痛苦和保守,但作为美国人的威廉·福克纳显然不吃这一套。《活着》的作者余华曾经说过:影响过我的作家很多,比如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可是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主要作品有《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等。
1916年,19岁的福克纳第二次参加了十一年级的升学考试,遭遇失败。然后他的祖父就帮他在银行谋得一份工作,但他并不像卡夫卡那样勤勉尽责,工作完全不专心。具体哪家银行什么职位,笔者并未考证出来,但我觉得从福克纳的个性来看,至少他不喜欢当收钱少的乙方。
一个著名的故事是,1922-1924年威廉福克纳担任密西西比大学的邮政所长期间,经常在上班时间阅读书报、喝酒打牌,邮件时常延误,学生们投诉不断,最终遭到解雇。被解雇的时候他说:“感谢上帝,从今以后我可再也不用听从任何一个有两分钱买邮票的龟孙子的使唤了”。
潜台词不就是:就这点费用还想要啥服务?看把你能的。
卡夫卡工作出色但心里不喜欢,福克纳和银行又互相看不上,总的来说,结局都略显苦涩。但也有文艺大拿喜欢银行的稳定工作,并且互相成全,比如:T·S·艾略特。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一般通称:T·S·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荒原》、《四个四重奏》等。
艾略特在美国出生,1914年左右进入牛津大学的默顿学院学习,完成博士论文后由于拒绝回国而失去了学位。当时他的经济状况不是太好,1917年时朋友为他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担任评估员。谁能想到,诗人一干就是八年。在给父亲的信件中,他描述道:
“白天我整个人都泡在外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真是一件平和的工作,而且非常有意思,你还能用到一些推理能力。”
其夫人在给婆婆的信中也表示:
“他对财务很感兴趣,之前没看出来,他在这个方面还真挺有能力的。”
劳埃德银行,英国四大私营银行之一。艾略特在劳埃德银行是“殖民地与海外国家”部门的职员,据说当初误以为他是位外语达人——在哈佛大学学过梵文,通晓法语、意大利语,对于挪威语、西班牙语、荷兰语、瑞典语也都有过接触。“这份工作使艾略特有时间和精力继续他的诗歌创作。”
后来在艾略特考虑是否要离开劳埃德银行的时候,他曾在信中写道:
“银行前不久刚调动过我的岗位,相比之前要有意思得多,不再是一成不变地例行公事,而是研究性质的——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而且我现在算是能独当一面了。”
艾略特从一个负责将资产负债表“制表、归档”的评估员做起,就这样在银行里按部就班的升职加薪。1923年,他当上了经济情报部门总经理,也就是说,6年当上部门总。
再长的故事,也有讲完的时候。艾略特最终还是在1925年10月离开了劳埃德银行,在辞职信的最后他泣不成声:
“此时此刻,我已难过得失去所有感觉;但我心里清楚地知道,以这种与其说是辞职,不如说是背弃的方式,就此与劳埃德银行断了关系,真正痛彻我心。不仅现在如此,恐怕这痛今后也会一直伴随着我。”
银行和艾略特相爱,有人则和银行相杀。
1891年,一个叫威廉·西德尼·波特的人,来到奥斯汀第一国民银行当出纳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名城商行柜员。他后来的笔名,叫欧·亨利。
在1862年9月11日出生于美国的欧·亨利家境不是太好,先后从事过的职业有牧羊人、厨师、婴儿看护员、歌手、戏剧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等等。当然,包括城商行柜员。
威廉·西德尼·波特,笔名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
城商行新柜员欧·亨利对数钱的工作似乎心不在焉,屡屡遭到客户投诉,1894年他被联邦银行检察员发现负责的账目有问题,不得不辞职另谋生路。过了两年收到了法院传票,是银行从业期间的账目问题:盗用公款。
欧·亨利暂时被关押起来后,岳父赶紧把他保释出来。其实他的问题并不大,只是苦于想象力太出类拔萃,他被自己想象中的监狱悲惨生活吓坏了,在开庭前一天,竟然逃到洪都拉斯去了!
著名的洪都拉斯蓝洞,真会选地方啊。
然而欧·亨利深爱他的妻子,为了回去看重病的妻子被抓。法庭判定他有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发往俄亥俄州的监狱服刑。
据说,在1899年的圣诞节前夜,没有钱给女儿买礼物的欧·亨利在发愁,想到自己之前的工作,他在监狱里写下了那篇世界闻名的《麦琪的礼物》——这是假的。但为了解决女儿的生活问题,欧亨利当上了监狱的药剂师,同时开始认真写短篇小说,这是真的。
欧·亨利经常把金融家形容成不用亲自抢、骗,却能用金融手段欺诈的恶棍,也常常刻画金融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在《一个忙忙碌碌的经纪人的浪漫史》中,一个华尔街经纪人在百忙之中向他的速记员妻子求婚:因为工作太忙,已经忘了昨晚他们举办过婚礼的事情。
有人因为这些缘故,认为欧·亨利对金融界没什么好感。
或许是。
但没有银行的工作经历,欧·亨利恐怕也无法写出《一笔放款通知》、《圣罗萨里奥的两位朋友》那样与银行有关的经典故事。
或许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曾经饱受今天金融从业者时不时的共同困扰:清晨害怕睁眼,晚上盼着睡觉。
但文艺大拿之所以能够称为文艺大拿,是因为就算在金融机构工作或者曾经工作过,都不能阻挡他们穿透灵魂的才气。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保险从业者卡夫卡拿起Expressionism之笔,写下沉默到惊天动地的那一句: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
证券经纪人保罗·高更支起了画板,在当了12年股票经纪人之后,35岁的他辞去职务奔向了塔希提岛,成为一代印象派巨匠。
塔希提岛,国内一般称为“大溪地”。毛姆曾以高更的经历为蓝本写过著名小说《月亮和六便士》。
即便在电影里,前银行家安迪也已举起手中的小鹤嘴锄挥向肖申克的墙,奋力追寻着梦中那个没有回忆的地方。
对此,他隔壁的室友摩根·弗里曼评论道:
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他们的羽毛太漂亮了,当他们飞走的时候……你会觉得把他们关起来,是种罪恶……
想起身边的金融从业者,未来文艺的大拿们正像那些鸟儿一样,不知何时就会忽然起飞。
来源微信公众号:资管云,作者:智信。图片来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微信公众号:资管云,作者:智信。图片来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FRM考试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