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金融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盘点
事件1:A股熔断机制的实施与叫停
从2015年史无前例的股灾中刚刚回过神来的股民们,进入2016年,尚未回过神来,接连被两根大阴棒砸晕了头。1月4日,沪指暴跌6.86%,史上第一次熔断,1月7日,沪指再度暴跌7.32%,一周内第二次熔断,A股全天仅仅交易了13分钟。2016年1月4日至1月7日,短短四天,A股熔断机制两天四熔断(4日、7日),市场总共蒸发了6万亿人民币,中国股民人均亏损16万元,加杠杆的股民更是直接爆仓,由此,管理层不得不连夜叫停熔断机制。虽然熔断已成往事,但影响却一直还在,现在A股还没“喘过气来”,2016年上半年最终跌幅17.22%。可以说,A股熔断机制,就是一段我国证券市场上一段抹不去的血泪史。
事件2:红包大战,支付宝集五福
2016年的春节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五福差敬业可能是很多人心里的痛,好不容易集齐了其它四福,敬业福却怎么也咻不到,这让人对支付宝是又爱又恨。关于集五福的数据:在支付宝欢快的“咻一咻”声中猴年的彩头尘埃落定,791405人集齐“五福”,平分2.15亿现金,人均271.66元,支付宝好友增至11亿对,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64%,45家品牌参与送福。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是想吸收新用户,为支付宝的社交属性造势,与微信争夺支付入口,推广品牌。
事件3:互金用户超5亿,成世界第一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之后的开局之年,也被称之为监管元年,行业发展飞速。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事件4: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
2016年3月25日上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黄浦区召开成立大会,上海市市长杨雄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共同为协会揭牌。互金协会成立后,以加强自律管理、配合专项整治为主线,建立运行了举报信息平台、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信息披露标准、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警示教育工作。4月14日,国务院组织了14个部委召开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
事件5:大学生裸体借条事件
为了向大学生推销贷款,福州等地一些网络借贷平台搞起了“裸照借条”,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并以公开裸照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逾期无法还款将被威胁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且借款周利息高达30%。手持借条遮住敏感部位拍摄裸照作为女学生借贷的抵押物,这是金融行业的奇闻,裸条事件引起舆论哗然,一时间校园贷被集中声讨,各类校园分期、校园借贷服务的坑也陆续曝光。
事件6:920家公司入围新三板创新层
6月18日,股转系统正式公布了创新层的名单。6月27日起,股转系统正式对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共有920家公司入围创新层。有异议或者自愿放弃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应在3个转让日内(即截止6月22日)向股转系统发送异议申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特殊行业挂牌公司,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前,暂不进入创新层。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按照相关监管要求整改后,符合创新层标准的,可以进入创新层。
事件7:网贷监管《暂行办法》出台
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监管细则”)。监管细则对网贷平台业务规范上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最突出的是限制借款人借款金额,旨在引导平台回归小额、普惠。《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网络借贷应当以小额为主;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同一法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事件8:首批27家非银支付牌照获续期
2016年8月12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支付宝、银联、财付通等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申请作出决定。公告显示,本次《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有效期为5年,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2日。公告显示,续牌的27家支付机构中,有12家机构的许可业务范围没有调整,另外15家机构的许可业务范围有一定调整。人民银行表示,为整合业务资源,发挥规模效应,提高监管效率,本次续展对拟合并《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相应调整其业务范围。
事件9:G20推“数字普惠金融”新原则
作为近年来金融创新的热点,数字金融体现了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涵盖了传统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数字金融具备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在普惠金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今年9月,G20提出制定《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
事件10:人民币正式加入SDR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的占比将达到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2015年12月1日凌晨,拉加德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决议将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币在SDR的权重为10.92%,美元在SDR的权重为41.73%,欧元在SDR的权重为30.93%,日元为8.33%,英镑为8.09%。这意味着人民币的比重超过了日元和英镑,仅次于美元和欧元,人民币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加入SDR货币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
声明|本文是由中国FRM考试网综合采编。来源微信公众号:北极贝金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须经原作者同意,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