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在咨询行业呆了10多年,终于有了一段休息的机会,就去参加了公司在高校建立的 “咨询俱乐部” 活动,希望可以接触一些新鲜的想法和声音,看看年轻人在想什么。
结果几次活动之后,我感觉被他们洗了一遍脑。
那是一次高校交流活动,当时我是小组的导师,指导同学们做案例分析。活动休息期间,他们都问我,咨询行业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人?我想了想,说:“坐得住板凳的。” 结果同学们一片惊讶。
我反问他们:“那你们觉得是什么呢?”
“领导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 我赶紧打住他们,不然估计还能蹦出几十个词。
我又问他们:“那怎么才能学到这些能力?”
他们面面相觑:“今天我们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不就是积累能力嘛。还有比如说参加商业比赛,实习,参与社会实践……” 他们个个都像在客户面前的咨询顾问,似乎装满了整个脑子的解决方案。
我随手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那读书呢?你们有没有想过,好的书籍,都是通过无数的实践才总结归纳出的思维精华。如果可以先好好了解掌握这样的思维和方法,再辅助于实践,岂不是更好的选择?”
大家都表现出了场面上的认同,纷纷点头。
“那过去的一个月,完整读完一本除了课本以外书的人,举个手我看看。”
全组没有一个人敢把自己的手举起来。
场景换到在另一所名校的一次活动。A同学是我们公司在某211名校俱乐部的主席,也负责我进校的那场分享活动。刚接触的时候,我对他说:“为了不打扰你的学习,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等你下课跟你微信或邮件沟通。”
没想到A同学斩钉截铁地摇头:“不用不用,随时随地可以联系我,我一定在10分钟内给您答复。” 这个专业度,似乎是一个24小时在电话旁待命的专业客服。
“那这样不是会影响你上课吗。” 我表达了我的担忧。
A同学笑了:“我还在学生会里面担任xxx,经常会有活动,平时也不怎么上课的,就算上课也会带着电脑收发邮件。”
“那这样你的课业怎么办?”
“没关系的,我不考研,也不出国。找工作成绩也不需要太好,实践经验的帮助会更大点。”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让我不知道该怎么问下去。
其实我一直很不理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告诉同学们:“知识的积累不重要,实践才是求职的最大法宝。”
比如说我们做咨询,常常使用的那些方法论和工具,是我们的前人做了成百上千的案例才积累总结出来的,当你有一些轻松的途径就可以先行大致掌握,你却轻而易举地放弃捷径,走上弯弯绕,这不是浪费时间是什么?
我想起我在项目里面带实习生的时候,让我的实习生一周之内读完客户给的资料,并尽可能读两本相关专业的经典书籍。一周之后,问起实习生进度如何,他露出了痛苦的表情:“量太大啦,实在没有时间读,就算读完也记不住,现在搜索工具那么发达,应该不碍事吧。”
一样的表情,我也在家里的表弟脸上见过。我阿姨想让表弟来我公司实习,挨不住亲情,一次把表弟约出来吃饭对他说:“这样,我对你没有其他要求,你这个学期把英语能力提上来,至少口语和阅读的能力都能达到六级水平,我就带你去公司实习。”
表弟坐在我对面,一脸难过 “一学期提高英语难度太大了,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啊?” 我默默无语,眼见着他和我吃一顿饭的功夫,至少刷了十次以上的朋友圈和微博。
其实,无论是读书还是学英语,难就难在 “独处” 两个字。
这两样东西都不用太多的方法和技能,贵在你不断坚持和重复。一个单词背不过去,就背十遍二十遍。一篇文章听不懂,就听七八遍。一本书看两个小时不能领悟,花两个星期总能读得更深入一些。
可是,大家都太想要走捷径了。《一周提高英语口语》这种书总是比经典的英语文献更受市场的欢迎。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十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巴菲特、比尔盖兹、乔布斯等等,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投入都超过一万小时以上,他们专注的阅读、思考、研究、实践,才有今日的成就。
很多时候大家只是看到表面。你看咨询顾问如天才般一周读完几十万的文字,他们的前十年,阅读量可能早就超过百万千万;你看到投行精英用英语和客户侃侃而谈语,他们谁不是经历了无数个苦逼背单词的早晨?也许会有天才可以酒吧夜店通宵后坐上课堂专心致志,但我平生所见,屈指可数。
的确,独处的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乐趣,社交的乐趣,哄闹的乐趣。你需要处理好自己个体的平静,因为在超越周围人的路上,大部分人都是孤独的。锻炼自己独自高速成长,并不是为了孤独,而是让自己不抗拒孤独。独处往往是一个人最佳的上升期。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很多同学一直不理解,招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看在校的学习成绩,有些时候恨不得连本科、高中的成绩一起看。其实我们看中的,并不是你对于自己专业掌握得怎样,很有可能你在我们这里工作几十年,都不一定用的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始终相信一点:
“可以把成绩保持好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一个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能力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能做到独处的人,自古很少。高薪行业要的人,也未曾多。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财金鸟(finance365),中国FRM考试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原作者。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